本网讯(通讯员 方珍妮)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近日,副校长刘瑾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思政课听评督导活动,通过"沉浸式"听课、"精准化"点评,推动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走深走实。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评建办等单位负责人陪同参与听评。

此次听评聚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国平副教授主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授课主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堂上,刘教授以史料图片铺展历史脉络,用互动课件激活思考维度,围绕"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四个核心板块,构建起逻辑清晰的理论讲解体系。

听课过程中,刘瑾副校长细致观察教学环节设计、师生互动效果及学生课堂状态,课后与授课教师、陪同部门负责人展开深度交流。她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核心课程,是引导大学生系统掌握新时代新思想的关键载体,肩负着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将课程讲深、讲透、讲活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职责。
针对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刘瑾提出三点明确要求:一是要深挖思想内涵,紧扣时代脉搏强化价值引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借鉴"行走的课堂""沉浸式教学"等优秀实践经验,用鲜活案例增强课堂吸引力与感染力;三是要注重学用结合,搭建理论转化平台,引导学生将思想认知转化为实践行动,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校领导深入一线听评思政课,是学校落实思政课建设常态化督导机制的重要举措。学校将持续加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理论+实践""课堂+阵地"的教学新路径,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