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学校成立荆州市首家低空经济产业学院 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审:余紫滨 审核:范永裁 签审:党委宣传部 日期:2025-11-18

本网讯(记者 余紫滨)11月18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荆州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成立大会。荆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袁玉琢,湖北省人才发展集团招聘事业部副部长黄河,荆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俊,荆州高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孔卫红,全国低空经济先导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刘启安,荆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游涛,晨龙飞机(荆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定璿,湖北中治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学彬,荆州市无人机协会会长王邦重,春来教育集团董事丁锋,我校全体校领导以及参会单位领导出席会议。

IMG_0816

丁锋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并表示,荆州学院立足荆楚大地、服务国家与产业需求,在荆州市高新区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这一战略性举措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打破传统办学模式、构建与产业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新体系。荆州学院将聚焦三大方向发力,通过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的“战略支点”、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样板”、铸就培育未来英才的“育人高地”,紧密对接湖北及荆州低空经济布局与全产业链需求,汇聚政行企校优质资源,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与创新动能,共创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美好未来。

IMG_0883

马俊代表荆州高新区讲话并表示,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低空经济是省、市重点培育的产业方向,荆州高新区正把握发展“黄金窗口期”,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布局产业链与创新链以抢占产业制高点。立足地方发展需求,荆州学院率先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既是服务地方、对接产业的务实行动,也是深化学科建设、提升育人质量的创新举措。此前双方已在人才培养、科研转化等领域形成坚实合作基础,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深化延续过往合作,围绕荆州市“23515”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高新区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方向,开展专业共建、双主体育人等全方位合作,未来将推动教育、人才、产业与创新资源集聚融合,为荆州乃至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IMG_1005

企业代表两山资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表示,期待与荆州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低空科技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荆州学院学科建设与家乡产业升级、科技进步。

IMG_1024

荆州学院能源与化工学院院长、低空经济产业学院院长秦少雄作《启航低空新纪元,构筑产教新范式》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报告并表示,荆州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明确“产业人才摇篮、技术创新引擎、社会服务高地、产教融合范例”四大定位,以打造长江中游及江汉平原腹地低空经济领域民办教育标杆和人才摇篮为愿景,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1-2年奠基初创、3-4年发展壮大、5-8年提升品牌),构建“一体两翼”专业群架构(以无人机应用技术相关方向为主体,拓展交叉融合方向与微专业、证书体系),聚焦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复合知识、实践能力等特质的“新工科”人才,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与项目制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未来将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为区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IMG_1090

会上,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戴国强与荆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俊签订了合作协议,我校纪委书记、副校长聂好春与湖北中治信息科学研究院、湖南悦飞梦航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署共建产业学院合作协议。随后,校政企三方共同为荆州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揭牌,未来校政企三方将共同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机制,携手打造“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产业升级”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IMG_1217

学校与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约

IMG_1257

学校与企业代表签约

IMG_1476

校政企三方共同揭牌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我校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将形成集“产、学、研、用、训、创”六位一体的协同发展平台,致力于建设成为全省低空经济领域重要的产业人才摇篮、技术创新引擎、社会服务高地和产教融合范例。

IMG_1553_副本

未来,荆州学院将优先在荆州高新区布局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相关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研究,做大做强地方低空经济产业,对接荆州高新区产业链发展需求,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助力荆州高新区构建更有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支撑荆州高新区建成全市战新产业的核心承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