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社科学术论文的写稿与投稿——“荆院楚风”学术讲坛第二十一讲

    来源:教务部 编审:管彩霞 审核:牟海霞 签审:党委宣传部 日期:2025-05-21

本网讯(通讯员 丁琳)5月20日上午,在教学楼3105开展第二十一讲“荆院楚风”学术讲坛活动。《郑州大学学报》文科栏目资深编辑、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秘书、副秘书长郑良勤教授受邀担任主讲。春来教育集团董事丁锋,荆州学院副校长聂好春、教务部部长牟海霞、教育学院院长魏春霞、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莫修梅、能源与化工学院院长秦少雄、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晓晗、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继成、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肖巍、教学促进办公室副主任周运增、科研处副处长周桥梁、教师代表及学生共计两百余人参加活动。讲座由副校长聂好春主持。

郑良勤教授以《社科学术论文的写稿与投稿》为题,结合多年编辑经验,从选题策略、写作规范、投稿技巧三大板块展开讲解。他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解读了社科论文选题的“新、精、雅”原则,强调选题需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在写作环节,他从方法选择、内容把握、资料应用、格式规范、语言表达五个维度展开系统阐释,强调研究方法需紧扣选题特性,内容架构须逻辑闭环,文献引用须权威规范,格式对标须精准到标点,语言表述须凝练雅正,以此构建“云锦天工之创意”与“刀尺剪裁之章法”兼具的学术文本。在投稿策略上,他凝练出“门当户对、量体裁衣、平心静气、诚心诚意、再接再厉、善始善终”六大准则,强调需首选与研究方向契合的期刊,按期刊要求精准调整篇幅、图表与注释格式;投稿后保持平和心态专注新课题,遇退稿时主动沟通修改方向,以“学术联姻”的诚意与编辑协作;最终成果发表后,仍需追踪学术反响,完善后续研究,实现从“纸面发表”到“知识传播”的全周期深耕。郑教授还以“母亲养育孩子”为喻,生动阐释作者与编辑的合作关系,强调双方应共同为学术成果的传播贡献力量。

72bc3b12b3319b759fd1e3db204d4a7

讲座尾声,聂校长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回顾了自己的论文发表经历,以此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投身科研,并表示,教师需要“德高、学高、艺高”,让科研助力教学,反哺教学,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郑教授的分享为师生提供了从写作到发表的系统性指导,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希望教师们将讲座内容融入科研工作,提升论文质量;鼓励学生以严谨态度对待学术写作,培养创新思维,产出更多具有时代价值的成果。

5233355e24b919d18a0c79d1ccc2745

春来教育集团董事丁锋在总结中表示:“郑良勤教授的讲座以‘写稿与投稿’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学术研究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一场兼具方法论与战略思维的科研盛宴。同时她进一步强调:“学术写作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学术共同体的责任传承。希望教师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深耕领域,学生们以‘青衿之志履践致远’的锐气突破边界,共同提升荆州学院在区域学术研究中的影响力,让每一篇论文都能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价值。”

互动环节,师生反响热烈。教育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主席、英语2202班朱颖同学表示:“郑教授对注释规范的详解让我受益匪浅,今后将严格遵循学术规范,避免‘无妄之灾’”。商英2201班董梓聪表示:“听完郑教授的讲座,对于即将到来的毕业论文写作,我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在选题的创新和应用价值上都要下足功夫,并且需要广泛研读文献,全面分析研究现状,同时对写作的题目长度,标点使用规范,都有了清楚的认知。”

9221c654fcc9a102480285bb94a937f

教育学院教师李玉倩感慨:“讲座让我意识到投稿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与编辑的深度对话。‘短暂性忘却投稿焦虑,持续深耕写作’的建议极具启发性。关于论文选题上,要考虑论文的受众,题目的新颖度和运用价值”。

教育学院教师刘艳表示:“郑教授对于写作动力的类型总结非常准确,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完成项目任务和评职称的青年教师非常有指导意义,如何确定选题以及如何书写,又怎样投稿,非常的详实,受益匪浅。”

7bfb87f630a01b44cab828b14176250

据悉,本次讲座是荆州学院“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系列活动之一。未来学校将持续邀请学界专家,为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