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资讯专栏
“荆院健康行”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第74期——饮水小建议
一、喝水习惯“四不要”
1、不要等口渴再喝水
口渴时,身体细胞已经脱水,是中枢神经发出的求救信号,长期如此,肾脏排毒能力会大大降低,导致肾病发生。
2、不要把饮料当水喝
常年把饮料当水喝,饮料中的糖、磷酸盐会促进人体钙排出,尿液中钙含量随之增多,继而形成肾结石。
3、不要长期喝浓茶
浓茶中的茶碱能迅速利尿,促使人体毒素加速到达肾脏,破坏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肾功能。
4、不要喝过冷或过烫的水
过冷和过烫的水都会影响肠胃,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二、喝水时间表
1、7:00起床第一杯
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会通过呼吸、皮肤散发等方式消耗大量水分,此时喝一杯水能够快速补充水分,启动新陈代谢机制,让身体各器官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恢复活力。
2、9:00学习前一杯
早餐进食后,胃部开始对食物进行消化工作,此时适量饮水能够协助胃液充分混合食物,促进食物在胃内的初步消化过程,维持上午的身体机能活动。
3、11:00饭前一杯
长时间的学习,大脑可能因轻微缺氧而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此时饮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改善血液循环,让学习效率得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4、13:00午后一杯
午餐通常较为丰盛,摄入的食物量相对较多,消化难度也有所增加。饭后半小时喝一杯水,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的消化功能。预防消化不良、胃胀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5、15:00休整一杯
随着下午时间的推移,身体持续处于活动状态,水分不断消耗,及时补充这一杯水有助于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保持身体机能的稳定运行。
6、17:00饭前一杯
在晚餐前半小时饮用一杯水,可以提前占据一部分胃容量,使人产生一定的饱腹感,从而在进食晚餐时能够有效控制食欲,避免因过度饥饿而导致晚餐进食过量。
7、18:00空闲一杯
晚餐后适量饮水能够帮助消化液更好地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促进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与吸收。但由于晚餐后运动量相对减少,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8、22:00睡前一杯
夜间睡眠期间,身体虽然处于休息状态,但新陈代谢仍在持续进行。在睡前1-2小时喝一杯水,可以为身体补充夜间代谢所需的水分,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