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官方网站!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第三天线上教学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 2020-02-20 16:02:24    浏览次数:0    编辑:教务处

一、基本情况

2月19日是我院开展线上教学的第三天,今天全院开设课程156门次,涉及到上课教师91人,全天学生到课率为98.8%。

二、师生视角下的线上课堂

基础教学部教师王乐:在知晓将进行网上授课后,我积极参加了学校优先推荐的“雨课堂”教学平台学习,后期又尝试了“腾讯会议”和“钉钉”两个平台。认真学习了解平台的优缺点,反复进行线上教学测试,同时做好预案。我知道教学平台选用,教学平台是否顺畅,直接影响线上教学的质量,最终我以学院推荐“雨课堂”进行教学首选。开学第一天“雨课堂”网络拥堵无法登陆后,我立即启动备用方案,开启钉钉的直播功能,任课教师屏幕即学生所见,有黑板功能,通过连麦功能提问,学生通过连麦和我互动,连麦过程呈现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为了活跃线上教学氛围,我偶尔也会在直播中发红包来奖赏表现良好的学生。同时,“钉钉”课后有详细的课程数据呈现,哪些同学听了多长时间,多少人在听课,哪些人听了回放等等都有显示,起到了较好的监控功能。线上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不受地域的局限,但学生跟老师无法进行情感交流,老师无法把控学生的真实的学习状态,不知道学生是否真实的在学习!总体来说对自觉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但对于不自觉的学生,没有过多的约束力,下一步将思考如何在线上教学中运用当前的信息手段使学生用心学,学到实处。

油工61701班学生黄艳:“线上上课”对我来说是一个“新鲜”的体验。课程是新鲜的,模式是新鲜的,氛围也是新鲜的。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老师尝试过“QQ直播”的教学模式,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多次尝试后最终我们的线上学习模式定为“腾讯会议+雨课堂”相结合。腾讯会议用于老师和我们学生的互动教学,雨课堂用于课下作业布置与课前预习。在上课的过程中同学们和老师有即时的反馈与交流。第一堂课上得可能不是那么“顺利”,在老师授课的中途出现了网络卡顿的问题,但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调试和配合下“线上上课”进度渐渐恢复正常。上课三十分钟、讨论交流(休息时间)十分钟的授课模式交替进行。课上老师有条不紊地教授相关专业知识,课间老师答疑解惑,互动性较强。课下通过“雨课堂”完成相关作业,巩固当日所学的专业知识。老师下课后会把教学课件发到我们的班群中,以供我们学习和巩固相关专业知识。挺期待下一次线上堂课,更希望能早点回归校园的线下课堂!

三、线上教学优势

1.网络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学生的接纳和认可。通过三天学习接触,伴随着系统的逐步稳定和教师教学活动交互性设计的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网络教学模式的认可度逐渐加强,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中。

2.网络教学模式更加丰富。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活动的实施,提前网上预习、直播授课、远程指导等多种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所接纳并逐步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之中。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少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网络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室授课,学生分布地域分散,网络学习条件参差不齐,教师的课堂管控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

建议教师加强线上课堂管控,保持良好的线上教学环境,及时在线与学生取得联系,多监督,多关注,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此次线上教学是推进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良好契机,对于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打造优质丰富的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将积极收集学生对于线上授课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推广好的教学经验,促使线上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