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荆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闻动态

深入思政课堂 筑牢育人阵地 ——校领导走进思政课堂听课评课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审:黄小荣    审核:邹发伟    日期: 2025-05-08 09:05:47

 

本网讯(通讯员 黄小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工作建设推进会精神,5月7日上午,学校校长戴国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邹发伟、教学促进办公室副主任周运增走进课堂,在教学楼5105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国平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深入思政教学一线,开展听课调研,了解思政课教学运行情况,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育人质量。

1

听课过程中,戴校长认真记录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密切关注师生互动情况,细心观察同学们的精神风貌和学习状态。

2

听课后,戴校长对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授课教师对“邓小平理论”章节内容阐释精准,教学准备充分,课堂导入自然流畅,授课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善于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较好发挥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戴校长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核心论断,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刘国平老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邓小平理论置于“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变迁、分析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凸显了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指导意义。

戴校长强调,课堂讲授要以小岗村“大包干”、深圳特区建设者的奋斗故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以“三个有利于”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新时代改革攻坚”的历史脉络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的政治品格。教学要立足思政课的“关键课程”定位,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机贯通,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魅力,又回应了新时代青年的成长需求。希望刘国平老师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